理論與時評
以多彩文化活動助推職工群眾幸福
李松云
2023年05月24日 來源:江西工人報 瀏覽次數:6865次
近日,首屆江西省工人文化宮聯盟職工文化交流活動周在南昌舉辦,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各級工人文化宮今后高效運轉舉行預演。這也是繼去年11月江西省工人文化宮聯盟啟動暨第一次成員大會召開后,時隔半年全省工人文化宮“抱團”發展的一次成果檢閱。
曾幾何時,工人文化宮是各城市、縣城的地標和名片,是廣大職工的精神文化家園。受市場經濟的沖擊,多數工人文化宮要么被商業占領,要么被“擠”出城市中心,甚至悄然消失。美好的職工樂園變成了無奈的記憶。2016年,全國總工會下發《關于加強和規范工人文化宮管理的意見》,強調工人文化宮要堅持公益性發展方向,充分履行公益性服務的職能,切實做到工人文化宮里有工人、工人文化宮里有文化,使工人文化宮真正成為職工的學校和樂園。2017年開始,江西省總工會把以工人文化宮為主的職工陣地建設納入工會工作全局統籌。2018年,開展“一提升兩強化”專項行動,重點推進工人文化宮建設。
“上下同欲者勝,以上率下者強?!?019年8月,省政府與省總工會舉行第15次聯席座談會時,省總工會向省政府提出“建設江西省工人文化宮”和“進一步加強全省工人文化宮建設與管理工作”的建議,均得到積極回應。2021年,《江西省總工會關于推動全省工人文化宮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發布,對各級工人文化宮的建設提出具體建設目標,就建設時間、標準和定位作了較為詳細的規定。全省工會干部腳踏實地、攻堅克難,相關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截至目前,通過改造完善、異地置換、政府劃撥、規劃新建等方式,全省各設區市和縣市區兩級工人文化宮建成投用68個,面積約77萬平方米,總投資17.4億元;另有36個正在建設當中。
重塑工人文化宮輝煌,江西邁出了堅實的步伐。但要實現場地、人氣雙回歸,還需不斷努力。應該承認,限于人力、財力等因素,單個工人文化宮的發展是較為艱難的。走“抱團”發展之路、成立江西省工人文化宮聯盟無疑是一招好棋。聯盟的意義首先在于打破信息壁壘,文化宮之間在如何運行、如何提升等方面有了互相學習借鑒的平臺;其次能夠實現資源共享,在合作團隊、重要節目等方面做到取長補短;最后還可在尋求政策傾斜、對外協作方面擰成一股繩,利用集體的力量爭取最大空間。
毫無疑問,文化活動是工人文化宮的根與魂。開展好文化活動,要廣泛征求各方意見,精益求精、優中選優,為職工群眾把好質量關。要有文化氛圍和職工特色,根據新時代新形勢下職工群眾的文化追求,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豐富文化活動的思想內涵,創新活動內容和形式。要和職工群眾開展各種互動,避免“剃頭挑子一頭熱”,真正回應社會需求。要吸引有熱情、有經驗的社會力量參與,為職工提供精準有效的服務。要健全完善工人文化宮社會化績效評價考核體系,以此驅動工人文化宮不斷提升承接工會服務項目的能力,滿足社會多元化、個性化文化需求。要同步打造“線上工人文化宮”“數字工人文化宮”,建設線上線下規范化、標準化、智慧化的有機融合管理平臺。
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當越來越多的職工群眾被游戲所“俘獲”,被短視頻所吸引,恰恰是工人文化宮迎難而上、動真碰硬的關鍵時刻,堅持用多彩的活動吸引人、用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用高雅的藝術影響人、用健康的文化塑造人,讓廣大職工群眾通過這一平臺獲得身心健康、技藝提升、情感升華。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江西省工人文化宮聯盟肩負歷史使命,承載時代重托,只要聯盟單位團結協作、敢闖敢試,定好目標位、唱好文化戲、打好活動牌,就一定能探索出一套符合時代發展、契合職工群眾需求的工人文化宮運作新模式,走出一條行得正、行得通、行得穩的工人文化宮發展新路子。